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置矩阵式分布活性炭过滤器的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外壳、控制系统、进气孔、活性炭过滤机构、风机、初效过滤器和高效过滤器,进气孔安装在外壳底部,控制系统安装在外壳内,初效过滤器安装在外壳内,并处于进气孔上方,高效过滤器安装在初效过滤器上方,风机安装在高效过滤器上方,活性炭过滤机构安装在外壳内并处于风机上方,活性炭过滤机构包括前置活性炭过滤器、后置活性炭过滤器、左侧活性炭过滤器和右侧活性炭过滤器,前置活性炭过滤器安装在外壳内前侧壁上,后置活性炭过滤器安装在外壳内后侧壁上,左侧活性炭过滤器安装在外壳内左侧壁上,右侧活性炭过滤器安装在外壳内右侧壁上。
公开号:CN214333002U
申请号:CN202120339215.1U
申请日:2021-02-05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李永
申请人:Jinsijia Shanghai Security Technology Co ltd;
IPC主号:F24F8-80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内置矩阵式分布活性炭过滤器的空气净化装置。
[n0002] 对于空气净化装置,其净化剂量可以理解为该空气净化类装置对某特定污染物失去净化能力之前能够净化的污染物总质量。
[n0003] 现有空气净化类装置主要净化原理为物理过滤和活性炭吸附,其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物理过滤主要用于固态污染物的净化,如PM2.5;活性炭吸附主要用于气态污染物的吸附。对特殊物品的存放基地、库房等场所,由于该类特殊物品可能会持续释放某种特殊气态污染物或对其它特定污染气体比较敏感,其需要持续的净化,对净化剂量要求也更高。
[n0004] 对于气态污染物,其主要状态为分子,目前成熟技术是使用活性炭过滤器进行吸附,而根据活性炭吸附特性,为了达到较高的净化剂量,必须增加活性炭的使用量,而在有限体积内增加活性炭的使用量必然会增加空气净化装置的阻力。现有市场上的相关产品其过滤器放置方式多为平行叠加式结构,即过滤器采用一层一层叠加,如图2所示,其所使用活性炭量基本都低于2kg,这种放置方法如果使用更大的活性炭填充量会导致非常大的风阻,进而降低风量影响净化效果,这使其对气态污染物的吸附能力已经被限制,因此现有常规产品难以满足上述特殊使用场景要求。
[n0005]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置矩阵式分布活性炭过滤器的空气净化装置,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n0006] 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内置矩阵式分布活性炭过滤器的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外壳、控制系统、进气孔、活性炭过滤机构、风机、初效过滤器和高效过滤器,进气孔安装在外壳底部,所述控制系统安装在外壳内,所述初效过滤器安装在外壳内,并处于所述进气孔上方,所述高效过滤器安装在初效过滤器上方,所述风机安装在高效过滤器上方,所述活性炭过滤机构安装在外壳内并处于风机上方,所述活性炭过滤机构包括前置活性炭过滤器、后置活性炭过滤器、左侧活性炭过滤器和右侧活性炭过滤器,所述前置活性炭过滤器安装在外壳内前侧壁上,所述后置活性炭过滤器安装在外壳内后侧壁上,所述左侧活性炭过滤器安装在外壳内左侧壁上,所述右侧活性炭过滤器安装在外壳内右侧壁上,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活性炭过滤机构、风机、初效过滤器和高效过滤器连接。
[n0007] 上述方案中,所述前置活性炭过滤器、后置活性炭过滤器、左侧活性炭过滤器和右侧活性炭过滤器呈矩阵式分布。
[n0008] 上述方案中,所述前置活性炭过滤器、后置活性炭过滤器、左侧活性炭过滤器和右侧活性炭过滤器对应的外侧外壳上均设有出风口。
[n0009] 上述方案中,所述外壳顶部内侧设有负离子发生器,所述负离子发生器与控制系统连接。
[n0010] 上述方案中,所述外壳顶部设有负离子出风口,所述负离子出风口为格栅风窗结构。
[n0011] 上述方案中,所述外壳底部安装有脚轮。
[n0012]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置矩阵式分布活性炭过滤器的空气净化装置,过将活性炭过滤器进行矩阵式分布,而非平行叠加,避免了多层阻力叠加产生的不利影响。
[n0013]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n0014] 图1为现有空气净化类装置的结构原理图。
[n0015] 图2为现有技术中过滤器放置方式为平行叠加式结构的原理图。
[n0016]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n0017] 图4为图3中A-A的剖面图。
[n0018] 图5为图3的侧视图。
[n0019] 图中:1、外壳 2、控制系统 3、进气孔 4、风机
[n0020] 5、初效过滤器 6、高效过滤器 7、风机安装板
[n0021] 8、前置活性炭过滤器 9、后置活性炭过滤器
[n0022] 10、左侧活性炭过滤器 11、右侧活性炭过滤器
[n0023] 12、负离子发生器 13、负离子发生器安装槽
[n0024] 14、负离子出风口 15、脚轮
[n0025]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n0026] 如图3-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内置矩阵式分布活性炭过滤器的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外壳1、控制系统2、进气孔3、活性炭过滤机构、风机4、初效过滤器5和高效过滤器6,进气孔3安装在外壳1底部,控制系统2安装在外壳1内,通过控制系统2可以实现对风机4的运行控制,使用螺钉固定,位于正压区;初效过滤器5安装在外壳1内,并处于进气孔3上方,位于负压区,气流进入空气净化装置内部会首先流经初效过滤器5;高效过滤器6安装在初效过滤器5上方,风机4的下方,位于负压区,流经初效过滤器5的气流会立刻流经高效过滤器6;风机4安装在风机安装板7上,风机安装板7安装在高效过滤器6上方,将空气净化装置划分为两个气压区,在风机安装板7上方为正压区,下方为负压区;
[n0027] 活性炭过滤机构安装在外壳1内并处于风机4上方,位于正压区,活性炭过滤机构包括前置活性炭过滤器8、后置活性炭过滤器9、左侧活性炭过滤器10和右侧活性炭过滤器11,其内部填充的活性炭会根据目标污染气体的不同而进行改性处理,前置活性炭过滤器8安装在外壳1内前侧壁上,后置活性炭过滤器9安装在外壳1内后侧壁上,左侧活性炭过滤器10安装在外壳1内左侧壁上,右侧活性炭过滤器11安装在外壳1内右侧壁上,控制系统2分别与活性炭过滤机构、风机4、初效过滤器5和高效过滤器6连接。
[n0028] 具体的,前置活性炭过滤器8、后置活性炭过滤器9、左侧活性炭过滤器10和右侧活性炭过滤器11呈矩阵式分布,而非平行叠加,避免了多层阻力叠加产生的不利影响。
[n0029] 进一步的,前置活性炭过滤器8、后置活性炭过滤器9、左侧活性炭过滤器10和右侧活性炭过滤器11对应的外侧外壳1表面区域均设有出风口,净化完的空气将由此排出到室内。
[n0030] 上述方案中,所述外壳1顶部内侧设有负离子发生器12,负离子发生器12与控制系统2连接,负离子发生器12安装于外壳1顶部负离子发生器安装槽13内,使用螺钉固定,位于正压区,外壳1顶部设有负离子出风口14,负离子发生器安装槽13底部开有方孔,正压区空气会有一小部分由此方孔进入槽内,然后由负离子出风口14排出到室内,同时将负离子发生器12产生的高浓度负离子带入到室内空间。
[n0031] 具体的,负离子出风口14为尼龙材质的格栅风窗结构,安装于外壳1顶部的负离子发生器12安装槽外部,使用螺钉固定,位于正压区。
[n0032] 优选的,外壳1底部安装有脚轮15,使用螺钉固定。
[n0033]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
[n0034] 在工作时,控制系统2使风机4通电运行,气流在风机4的带动下由设备底部的进气孔3进入装置内部,然后依次经过初效过滤器5、高效过滤器6、风机4、活性炭过滤机构,最后排出到室内形成一次循环。
[n0035]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n0036] 本技术方案的空气净化装置4块活性炭过滤器采用矩阵式非平行叠加分布,其所形成的活性炭过滤器矩阵恰好位于风机4正压区,与外界空气阻力仅为单层活性炭过滤器阻力,且出气面是4块活性炭过滤器的出气面叠加,对于正压区气体的流出阻力非常小,利于空气流动。若将4块活性炭过滤器平行叠加放置则出气面仅为1个过滤器的出气面积,阻力约为4块活性炭过滤器阻力相加,严重影响了空气流动。
[n0037]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Claims (6)
[0001] 1.一种内置矩阵式分布活性炭过滤器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控制系统、进气孔、活性炭过滤机构、风机、初效过滤器和高效过滤器,进气孔安装在外壳底部,所述控制系统安装在外壳内,所述初效过滤器安装在外壳内,并处于所述进气孔上方,所述高效过滤器安装在初效过滤器上方,所述风机安装在高效过滤器上方,所述活性炭过滤机构安装在外壳内并处于风机上方,所述活性炭过滤机构包括前置活性炭过滤器、后置活性炭过滤器、左侧活性炭过滤器和右侧活性炭过滤器,所述前置活性炭过滤器安装在外壳内前侧壁上,所述后置活性炭过滤器安装在外壳内后侧壁上,所述左侧活性炭过滤器安装在外壳内左侧壁上,所述右侧活性炭过滤器安装在外壳内右侧壁上,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活性炭过滤机构、风机、初效过滤器和高效过滤器连接。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矩阵式分布活性炭过滤器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活性炭过滤器、后置活性炭过滤器、左侧活性炭过滤器和右侧活性炭过滤器呈矩阵式分布。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置矩阵式分布活性炭过滤器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活性炭过滤器、后置活性炭过滤器、左侧活性炭过滤器和右侧活性炭过滤器对应的外侧外壳上均设有出风口。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矩阵式分布活性炭过滤器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顶部内侧设有负离子发生器,所述负离子发生器与控制系统连接。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矩阵式分布活性炭过滤器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顶部设有负离子出风口,所述负离子出风口为格栅风窗结构。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矩阵式分布活性炭过滤器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底部安装有脚轮。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204593734U|2015-08-26|一种太阳能雾霾空气净化机
CN105042717A|2015-11-11|一种多过滤层的智能空气净化器
CN203370424U|2014-01-01|一种智能空气净化器
CN205037455U|2016-02-17|一种多过滤层的智能空气净化器
CN214333002U|2021-10-01|一种内置矩阵式分布活性炭过滤器的空气净化装置
CN2660370Y|2004-12-01|甲醛净化加湿器
CN206276148U|2017-06-27|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净化装置
CN206831719U|2018-01-02|多功能空气净化器
CN206145851U|2017-05-03|一种空气净化器
CN205026855U|2016-02-10|一种电子显示空气加湿净化器
CN108104908A|2018-06-01|一种柴油发电装置用尾气净化机构
CN106731306A|2017-05-31|空气净化器过滤网
CN110744989A|2020-02-04|一种车载空气净化器
CN105757822A|2016-07-13|一种安装在墙体内的太阳能空气净化器及其使用方法
CN203750376U|2014-08-06|一种智能型超薄净化器
CN1108581A|1995-09-20|有机废气净化回收方法及其装置
CN206875609U|2018-01-12|具有除湿与净化两种功能的空气处理器
CN206488364U|2017-09-12|一种落地式直送风新风机
CN206589623U|2017-10-27|一种节能除尘车载空气净化器
CN211280580U|2020-08-18|一种车载空气净化器
CN211424574U|2020-09-04|一种壁挂式风机
CN204079479U|2015-01-07|微型制氧机
CN208042344U|2018-11-02|等离子空气净化器
CN108072121A|2018-05-25|一种空气过滤消毒机
CN105180313A|2015-12-23|一种新风净化换气系统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339215.1U|CN214333002U|2021-02-05|2021-02-05|一种内置矩阵式分布活性炭过滤器的空气净化装置|CN202120339215.1U| CN214333002U|2021-02-05|2021-02-05|一种内置矩阵式分布活性炭过滤器的空气净化装置|
[返回顶部]